1978年,他们在同一个考场|独家记忆,我的高考......

2017-06-10    中国之声






题记:

一恍,高考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这40年里发生了太多悲欢离合的高考故事,这些故事都被封存在了那属于青春的记忆里。

不一样的年代


不一样的高考故事







 

1978年7月,小生和小丽走进了同一个考场,参加那一年的高考

 

县里的考场就一个,设在县政府礼堂,因为人多,连主席台上都摆上了桌子。他俩一个坐在主席台上,一个坐在主席台下,不过那时他俩还谁也不认识谁。

 

小生的1977年


小生家里兄弟姐妹九个,他农活干得不咋样,农忙时间主要任务是做饭,但念书念得最好,做过村生产大队文书、村小学老师,又在公社里工作。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出,小生挺兴奋,虽然年龄已经过了20岁,但作为偏远山区的农村孩子,他特别清楚自己的出路——不考大学,就只能做个不那么优秀的农民。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他就去考了,那么多年没有正经上学,结果当然是——挂了。不过他并没死心,又和村里几个同学一起,请了镇上学校的老师来给辅导,还要继续考。


说起来,给小生们辅导的老师虽然都是偏远山区小镇学校的,但还都是大学本科毕业,水平一点不差,每天扎扎实实组织村里这群青年复习。辅导之外,小生把所有要记忆的知识点、计算公式等等都写在自己公社宿舍的墙上,四面墙都写得满满当当,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点着灯复习。


小丽的1977年


小丽也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当时她在镇上一家工厂当化验员,平时还给医务所大夫当助手,明明晕血的她却一心想当医生,治病救人,于是报了理科,但她小学没毕业学校就停课了,十几年里根本没学过数理化,第一天考完就知道没!戏!


回去厂里,小丽主动要求调整岗位,不当化验员,要去厂子弟小学当老师。小丽那时也是二十出头,已经有人给介绍对象,全民所有制工厂的工人,可是多少人羡慕的铁饭碗,但自从广播里听到可以参加高考,她就一门心思要上大学,丝毫不搭理身边各种热情洋溢的月老和各种蠢蠢欲动的适龄未婚男青年。

 

“有志”青年们大多觉得小丽放弃厂子里的工作去当个小学老师真是疯了,但她除了给学生上课批作业,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己安排,找一间空教室,拿着已经忘记是从哪里找来的数学物理课本对照着复习大纲自学。


每个报名的考生会领到一份复习大纲

 

小生和小丽的1978年


●1978年高考前一个月,小丽觉得自学了一年的数理科目实在是没有把握,她考虑了一天,决定改报文科。语文,仗着多年爱看书的底子,一点没复习。政治、历史、地理一科背了一周,就这么去“裸考”了……

 

1978年8月某省高考试卷材料保管室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收到的试卷。

 

●接到高考通知后,小生约上其他同学,先从乡里坐公共汽车,到火车站才发现去县里的车已经赶不上,但其实他们身上也没有多余的钱买火车票,几个人一合计,干脆爬上开往县城的货车。

 

一开始他们挤在货车押车车厢里,后来押车的老师傅说什么也不让他们在那呆着。几个人只好爬出来,在货车尾部有栏杆的地方互相手挽手站在一起,那天下着细雨,小生在几个人中年长些,时时操心着年龄小的考生,怕他们冻着,又怕大家太累打瞌睡抓不住栏杆掉下车去,于是组织着同学们一路说笑话唱歌。天生五音不全的小生,那天也许唱了这辈子最多的歌吧。

 

后来到了考场,小生现在已记不清考了什么内容,但是每次回忆起那一天,他都仿佛还像坐在考场里一样,前后左右的考生都在埋头紧张答卷。

 

不久成绩公布,每科满分100,小丽数学考了14,语文没复习还考了68,总分好像是300左右,一不小心考了个全县文科状元(大写的服)!小生数学只考了4分,但总成绩排名全县文科第五。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里展出的部分1978年高考试卷,数学题是初二的内容。

 

录取通知书到的时候,小丽正在办公室里训三个不做作业的学生,这里面有个孩子年龄偏大,总不做作业,她已经训了好多次,正气到不行,忽然看到父亲的脸出现在办公室矮窗上,然后父亲走进屋,笑呵呵地,慢慢地,从怀里掏出一张红色的纸,放在小丽面前。

 

这个像电影慢动作一样的镜头,小丽从来没有忘记过。在后来想想其实很短暂但当时觉得特别漫长的几秒钟里,她完全没有反应过来那是什么东西,意识恢复之后,她一下子跳老高,还没忘扭头对那三个学生说,好啦好啦,今天不说你们了,快回去吧!孩子们三脸懵圈,赶紧高高兴兴走了。

 

考完试的小生却没想到,还有一个突发在等着他。

 

那天他正和父母一起在田里割麦子,村里小伙伴跑来嚷嚷,因为他们的考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县里有消息说,还得加试一门少数民族语言。小生撂下镰刀就往老师家跑,老师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那会已是下午五点多,通知的考试是第二天早上八点。无论如何也没有车可以去县城,想着自己对少数民族语言也不熟悉,小生跟老师说,要不就算了,不去了。

 

老师姓刘,小生至今还记得他当时又气又急的样子,刘老师说你综合考试都已经考过了,无论这个加试需不需要参加,都得去看看,就这么放弃了,万一失去了录取机会,太可惜了!狠狠骂了小生一顿,刘老师又缓和下来,担心小生是没有粮票和钱才不想去考试,赶紧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让小生穿上,又拿出身上的粮票都塞给小生,鼓励他一定要去试试。


当地的粮票、肉票现在被当成藏品在网上出售

 

天已黑,小生和几个同学匆匆吃了点饭,决定徒步走去县城。从乡里到县城有五十多公里路,他们走了一夜,早上六点左右,离县城还有十公里,大伙儿实在累得不行,看到路边田里有老乡割下的麦垛,一堆儿一堆儿的,就坐下来,靠在麦垛上纷纷昏睡过去。

 

小生却是一分钟也没敢睡,他太累了,可他怕自己一觉睡过去可能会耽误一辈子,就这么歇了一会,他又把同学招呼起来继续走。走到县城,问了县文教局的工作人员,才知道这个考试可以不参加,小生这才放心找地方睡觉去了。

 

一整夜徒步走了五十多公里路,中间基本没休息,连一口水都没喝,小生后来回想起来,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是有多渴望一个上学的机会呀。然后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他不厌其烦对家族里的每一个孩子说,“读书明理才能让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有一技之长,不要谈对国家有多大贡献,有学上有工作,反过来能回报家庭,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说了太多遍,以至于家里的孩子们好烦他,每到期末考试后都得躲着他,怕被问考试成绩……

 

1977年10月《人民日报》关于恢复高考的评论文章

 

小生和小丽-我的爸爸妈妈


小生和小丽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大学毕业后相识,聊天时才发现当年竟在一个考场参加的高考,还彼此嘲笑了好些年对方的数学成绩。

 

到今天,他们已经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考的试,但上面这些片段,我却在从小到大的餐桌上听到过很多遍。

 


八岁时,我把这些故事当说教。

十八岁时,高考前被喂胖了二十斤的我简直无法想象徒步走一夜五十多公里路去考试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二十八岁时,我也经历过了需要付出全力去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刻。



这时再想想,如果他们当时没参加高考,这世上或许会多出一个做饭比干农活强点儿的农民和一个中外名著信手拈来的小镇女工,但,还会有我吗??




作者 | 思国(化名)

编辑 | 武司宇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下一篇: 清华•减半招生|广播剧《历史的抉择》

上一篇: 《陋室铭》(刘禹锡)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推荐公众号

pix pix pix

免责

本站所有内容收集自微信公众号,文章内都有明确标记文章来源。本站只做转载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付责,如发现有争议文章请发送链接到站长邮箱mail@lxwm.net。我们会在收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

本站收集微信公众号内的文章,并整理发布,旨在为读者提供手机以外的公众号文章查询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