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花开日,金榜题名时|独家记忆,我的高考......

2017-06-07    中国之声






题记:

一恍,高考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这40年里发生了太多悲欢离合的高考故事,这些故事都被封存在了那属于青春的记忆里。

不一样的年代


不一样的高考故事







2015年

 凤凰花开日,金榜题名时


恰逢一年高考季,独自一人重回母校,我撑着伞,踱着缓慢的步子,仔细端校园的每一处,竟走到了许多我曾经不曾发觉的角落。行至三食堂门口,突然顿住步子,一时间记忆纷来沓至。是了,那年的我,总是抱着几本课本,急匆匆地在校园里穿梭,尤其是吃饭,更是要一路小跑,越过重重人潮,只为了争夺几分钟多解几道数学题,多背几个单词。这样行色匆匆的自己,错过许多校园中的微小景致,也便说得通了。


高中毕业照


作为朝气蓬勃的九零后,2015年于我,注定是镌心刻骨的一年。在那一年中,历了高考这样的人生大劫,别了海口那座我生长了十余年的城市,汗水泪水自是不必多说,那些人事物,怕也是会在心中生了根,再也抹不去。


考题如山堆

岁月似白驹


四月份,早已过了百日誓师的日子,时间走得飞快,我们对黑板上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的数字早已麻木,只是偶尔抬起头瞥一眼,再低下头,不知疲倦地再来一份数学卷子。桌子旁挂着两个大号的试卷袋,掂掂也有十来斤,写完的卷子总也舍不得扔了,怕是哪天复习还是需要。习惯了老师每每进来,便环抱着一摞试卷,一一发下,我们再动作娴熟地将试卷传开,罗列整齐,自觉地在老师布置之前统统写完。


百日誓师大会


下课是最为热闹的时刻了,每逢课间,年级第一阿曾的座位旁总是人满为患。四周都是拿着数学题前来请教的人,堆下来的不会的题,定是要尽快解决的。阿曾也不能顾及到所有人,大多数的题目便是在左邻右桌激烈的争论中得出的答案。解决完一份题,便有了满满的的成就感,中午方能心安理得地去吃午饭。那些日子,其实也很简单,每天都有着明确的目标,每天定时要完成几份卷子,做完几套题,走在路上还心心念念着方才解错的几何题,生活疲倦但充实而充满斗志。


凤凰花开时

喊楼声如潮


学校里植了几棵凤凰树,五月开始开花,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似火的色彩与火热的夏季相得益彰。学校素有‘’凤凰花开日,金榜题名时‘’的说法,故这几棵凤凰树便多了几分虔诚的色彩,在凤凰树下背书的时候,常拾几片花叶,与它合几张照,希望沾沾它的喜气。


凤凰树


跟许多学校一样,我们也有“喊楼”的传统。高二高三楼层正对,临近高考的一个夜晚,对面高二的学弟学妹们蜂拥而至,朝着对面阳台的我们,大声呼喊着助威高考的口号,楼下奔跑着的是举着旗帜大声呼喊的学生人潮。我忘不了那个场景,“学长学姐,高考加油!”,“寒窗数载,只看今朝!”,“高考!谁怕谁!”一声声响亮的呼号激荡在楼宇之间,霎时间心潮澎湃,恍若征程就在眼前。受气氛的感染,我亦放下手中的卷子,快步奔跑至阳台,混着对面的呼号,放肆地一遍遍嘶吼着“高考加油!”,那个夜晚,所有的疲乏都放置一旁,更多的是对战场的召唤与对远方的渴望。



考场似战场

一别再无期


高考浩浩荡荡地如期抵达,我们就如枕戈待旦的战士一般,早已做好了所有准备,一触即发。还记得因为在海南,六月已经十分炎热,而考场的落地扇提前被撤出,吊扇风力微弱,故每个人都有自己解暑的一套方法。


考第一科语文之前,我便拎着个小瓶子从阿蕾处兑了半瓶六神劲凉的花露水,往背上颈上通通均匀地喷上,一时间凉意笼上四围,微风拂过,更是神清气爽,精神抖擞。亦是记得考地理前早早地准备好了一瓶特仑苏牛奶想代替矿泉水带进考场,只因为特仑苏的瓶子上描着一副微型世界地图,也说不清是什么心思,世界地图早已烂熟于心,但还是想带着它壮胆。然即将走进考场的时候,监考老师在门口严格地检查,我犹豫再三,还是将它放在了考场外,磨刀数载,容不得半点差错。


准考证


很焦虑,从刚步入考场时便很焦虑,努力地深呼吸想要平静自己,但仍然是收效甚微。周围的每一丝杂音都万分清晰,甚至连头顶风扇旋转时微微的摩擦声也格外刺耳。但在开始答卷的半小时之后,渐渐平静下来。即使如此,政治考试的时候,仍是犯了致命的错误,主观题部分漏了第一小题,以致于将后面大题的全部答串。我仍然记得当初在考场发现这个错误的自己,一瞬间手足无措,天崩地裂,这是一个重点班的学生绝不可能犯的错误。用了二十秒的时间使自己冷静,并尽力补救。交卷铃响,尽管惋惜,尽管沮丧,但仍然跑去三食堂点了份鸡腿饭,强迫自己用正常的心态去对待接下来的考试。


高考高考

那会的我们,都在心中不住地呐喊,都将高考当作命运的转折点,害怕失败而又憧憬远方,故不得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然而高考最终也平淡地结束在了那个火热的夏季,小雀在考完了之后抱着我就痛哭一场,大茹考完之后便激动地要大吃一顿,但更多的人,只是默默地收拾了东西,头也不回地逃离了这个战场,但当时的我们,大概还未深刻意识到,我们再也回不到与它短兵相接的日子。此一别,再无期。

 

 那年的我们

 

     

作者:陈诗苗

2015年参加高考

现为天津大学大二学生


作者 | 陈诗苗

编辑 | 武司宇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下一篇: 【独家】国内首例!马拉松替跑猝死案今日开庭审理

上一篇: 致高考,致青春

推荐公众号

pix pix pix

免责

本站所有内容收集自微信公众号,文章内都有明确标记文章来源。本站只做转载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付责,如发现有争议文章请发送链接到站长邮箱mail@lxwm.net。我们会在收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

本站收集微信公众号内的文章,并整理发布,旨在为读者提供手机以外的公众号文章查询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