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塞上江南 品肥美佳蟹!横山区稻田养蟹促进农民增收

2018-10-08    榆林日报


点击上方
榆林日报
关注我们

9月29日,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内,千亩稻田金黄,一望无际,壮美如画。稻田边上,河蟹成群,欢快游走。榆林市宏驼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乔建兵穿着一条防水裤,手提一只大红桶,带上橡胶手套,走进稻田,为顾客捉起了螃蟹。“你看咱这中华绒螯蟹,别看个头不是特大的,但你们看看这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绝对是品质优良的河蟹。尝过的顾客一致点赞,肉质细腻,蟹膏饱满。”不多一会儿,乔建兵的塑料桶内就装起了二十多只螃蟹。




稻田养蟹已发展10660亩


横山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水源充足,稻田资源丰富,其中宜渔稻田5万多亩。2012年,横山区从辽宁盘锦引进河蟹苗,在白界镇党庄村首试河蟹养殖、稻田养蟹技术,当年产出河蟹个大体肥,取得丰硕成果。2013年,横山区继续在白界镇柳沟村实施稻田养蟹试验项目350亩,产出有机稻谷21万公斤,优质螃蟹1万多斤,稻蟹总产值160多万元。对此陕西省渔业局给予高度重视,专门就横山稻田养蟹召开全省现场会,鼓励全省学习、大力推广横山区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2014、2015、2016年发展稻田养蟹分别为1200亩、2100亩、5000亩,养殖企业增加至7家,养殖企业15家。


乔建兵于2017年开始试验稻田养蟹项目,他当年在300亩水稻田内养了1500斤扣蟹,毛利润12万元。乔建兵坦言:“总得来说,养螃蟹并不难,去年试养成功了,螃蟹的品质也得到了专业人士们的认可,今年,我把养殖面积扩大到了3000亩。”



该区水利局副局长邵胜武介绍,2017年至今,横山区将稻田养蟹作为横山渔业的主导产业来抓,并计划于2020年建成陕西首个万亩稻田生态养蟹科技示范基地,使稻蟹综合种养成为一项服务地方、助力脱贫的龙头支柱产业。


截止目前已发展为10660亩,根据去年扣蟹培育、过冬的情况,2018年横山区扩大蟹种培育力度引种1050斤,独养+套养模式共3000亩,努力解决本区及周边地区明年的苗种问题。


同时,横山区还引导养殖户发展养殖品种,引进小龙虾进行稻田养殖试验。2018年试验面积30亩,试验池塘养殖小龙虾,池塘自繁小龙虾苗种试验等。一大批小龙虾种苗已经开始放养,为稻田综合种养再添新品种。


“一地多收”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稻田养殖河蟹亩均增加投入560元,亩均可销售河蟹1500元,河蟹亩均利润930元。同时养蟹水稻利润较单种植水稻田亩均增收700多元,实际稻蟹共生每亩可增收入1600多元。”榆林百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白永军算起了经济账。



白永军介绍,稻田养蟹不仅能改善土壤性质、增加肥力、减少农药的使用,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河蟹在稻田中活动、觅食,不仅起到中耕、除草、增肥、增氧的作用。同时稻田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稻田养蟹得到了一地两用,一水双用,一地多收的效益,实现了“水稻+河蟹=农民增收+企业增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巨大成效。为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增强了新的活力。



横山区水产工作站站长郭宏强说,稻田养蟹增收直接表现为养殖成本下降,养殖收益大幅增加。降成本方面,河蟹身兼“天然肥料生产者”、“义务田间管理者”二职,一方面,水稻在拔节、抽穗、扬花、灌浆期需要大量的氮、磷肥,河蟹的粪便派上了用场。另一方面,河蟹在稻田中还“负责”除草、除虫、松土、增氧、均衡、均匀施肥,平均每一只河蟹可“管理”25—30穴水稻,这两项可使每亩水稻生产成本降低200元—300元。增效益方面,一方面,稻田河蟹亩产量20公斤以上,按市场销售价100元/公斤计算,亩均产值2000元以上,亩均利润1200元;另一方面,相同品种的蟹田稻每公斤售价高出普通稻0.8到1.2元,按亩产500公斤计算,水稻亩增收400到600元。三者合计,稻田养蟹每亩增加经济效益至少1000元,高者甚至超过2000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显著。



同时,蟹田稻因不施农药不施化肥而品质更佳,口感更醇香,市场潜力大。初加工蟹田大米每公斤售价20元左右,是普通大米售价的5倍。精装蟹田大米售价达到每公斤36元,是普通大米售价的10至20倍。


稻蟹双丰收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横山稻田养蟹的稻种与蟹种,严格从国家原(良)种场购进,严格执行生产日志及产品追溯制度,所有生产点均建立生产记录与销售记录,全力做到“一日一记”,“一事一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打造绿色、安全食品。



该区水利局副局长邵胜武介绍,稻田养蟹是在确保水稻不减产的基础上,稻田增养河蟹,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水稻是主体,水产是配角,利用水稻的边际效益达到水稻亩增产5—17%,亩产河蟹15—30公斤,水稻亩产量50公斤左右,水稻不减产,而且多数蟹田水稻明显增产,实现了稻蟹双丰收。


稻田养河蟹,利用稻田的水环境,进行河蟹养殖,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他物质和能源均充分被河蟹所利用。河蟹的生长活动,又可以起到为稻田除草、灭虫、疏松土壤和施肥的作用,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不增加土地面积和养蟹用水量的前提下,实现稻蟹双丰收,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稻田养河蟹,是水稻与河蟹共同生长。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而且提高了种粮人的积极性;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提高了水稻与河蟹的品质。稻田养蟹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是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食品安全型农业产业模式。



邵胜武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已经精心绘制了‘现代渔业发展图’。接下来,全区将进一步打造龙头企业,搞好试验示范带动。有效发挥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作用,紧抓技术不放松,制定严格的养殖管理制度,全方位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开展河蟹的培育工作。产品的认证工作也至关重要,我们将对稻田综合种养的农产品和水产品的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严格把关,加快‘横山无定河蟹’的区域品牌注册,让群众吃上放心安全健康的食物。”


文/吕晶 图/刘继远

本期编辑 郝丽娜

注:本文转载自榆林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下一篇: 伟大历程 榆林足迹——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改革开放的“榆林成就” 40年来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一篇: 这件衣服上的二维码不是广告,是一个儿子的机智和孝心!

推荐公众号

pix pix pix

免责

本站所有内容收集自微信公众号,文章内都有明确标记文章来源。本站只做转载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付责,如发现有争议文章请发送链接到站长邮箱mail@lxwm.net。我们会在收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

本站收集微信公众号内的文章,并整理发布,旨在为读者提供手机以外的公众号文章查询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