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957年报道过的他,在定边治沙40余年……

2018-03-28    榆林日报


点击上方
榆林日报
关注我们!

 

在昔日风沙肆虐、盐碱遍地的小滩子村,曾出现过这样一位党支部书记,他以普通农民的身份,走过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连续三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他就是李守林。时至今日,他的政治身份已被人们渐渐淡忘,然而他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治沙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榆林儿女。

     

苦战狂沙换新天

  

位于定边县堆子梁镇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小滩子村自然条件极度恶劣,饱受风沙盐碱侵扰。1933年,时年6岁的李守林随父辈逃荒至此,成为该村的第三户人家。从此,这个地坑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贫的村子成了李守林新的家园,也成了他奋斗一生的所在。


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种下的庄稼苗不是被风吹翻,就是被随风而来的黄沙压死,一年收成根本不够填饱肚皮,有时甚至连吃糠咽菜都难以为继。要想改变生存现状,唯有植树造林治理风沙这一条路可走。在此信念的推动下,1951年,时任小滩子村村委会主任的李守林动员28户贫农,组织起两个造林合作互助组,开启了治理茫茫荒沙的征程。



目标定了下来,李守林带领互助组成员把从牙缝里省下来的几斗糜子背到几十里外的靖边县城,换成树苗运回小滩子村,然后一头扎进卜肚滩和曹家坑的沙窝窝里,亲手栽下一棵棵树苗。他天天盼望着这些承载着全村人希望的树苗能在沙漠里扎根成活,成为阻挡黄沙肆虐的绿色长城。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之而来的一场狂风裹挟着黄沙,无情地吞没了小滩子人栽下的小树苗,李守林向沙漠第一次进军宣告失败。


这时,村里的一些人开始质疑李守林的做法。有人说:凭你们还能栽活树,治了沙?简直是白费工夫!但经历过失败的李守林并没有气馁,他发动大家仔细观察地形,寻找失败原因,派人去外地学习造林技术。在吸取失败教训、认真总结经验后,李守林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把树栽活,就必须先固定住流沙。于是他又发动互助组成员,用柴草把沙地一框一框地分开,起到固定流沙的作用,再挖坑栽设沙柳作障蔽。有了网框和障蔽的保护,树苗便不再惧怕流沙的侵袭。就这样,第一片树林在李守林和乡亲们的努力下顽强地扎下了根,也让小滩子人看到了人进沙退的希望。


成功在前,李守林和小滩子村民丝毫不敢松懈。1953年,造林互助组扩大到37户;1955年,防沙林绵延至500亩;到1958年,造林保存面积1700亩,营造沙柳网框林50多框,保护农田2000多亩,新增耕地400多亩,粮食平均亩产从30斤提高到50斤。《人民日报》1957年在对李守林带领群众治沙造林的事迹进行报道时认为,李守林在长期与沙漠斗争的实践中,发明了引水拉沙、用水开渠、多管井、马槽井、扬风移沙、搭设障蔽等治沙方法。这些探索,形成了以植物治沙为主,植治、水治、风治、工程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大思路。



经过20多年不间断的坚持和提升,小滩子这片当初满目疮痍的烂沙坑,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李守林和小滩子村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随着小滩子治沙模式的推广,传遍了榆林、陕西乃至全国,李守林也于1964年被授予全国治沙先驱林业劳动模范称号。这一殊荣,当之无愧!


力挽“黄龙”变良田


在沙漠中栽下第一片树林后,李守林不仅努力扩大林地面积,确保小滩子村免受风沙之苦,同时,他还在探索如何将贫瘠荒凉的沙地变成肥美的良田。



定边县是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325毫米,属资源性严重缺水的县。而水是农业的命脉,对于农业来说,没有水,所有的努力都毫无意义。1965年,李守林从大寨学习归来后,向全体社员提出要搞农田水利建设的设想。他说:小滩子造了十几年林,有了地、有了肥,但就是没有稳定的粮食产量,问题就出在水上。要想拔穷根,就必须要在实现林网化的基础上做到水利化。


没有人不期盼好日子,穷的原因往往是没有正确的努力方向。李守林实事求是的提议,引起全体社员的强烈共鸣,小滩子人又开始了加速水利化的尝试和征程。1966年春节刚过,天寒地冻,李守林带领30多名队干和社员,在沙地上打机井。昼夜三班倒,奋战20多天,打成了小滩子村有史以来的第一口机井。全村男女老少为之振奋不已:这下咱小滩子村可是有办法了。


正当大家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热火朝天地打井找水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作为大队书记的李守林,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成了被批斗的对象。一度时间,他白天挨批斗,晚上带班打机井,昼夜不歇。在折腾了好几个月后,造反派们没有找到他的任何问题,只能偃旗息鼓,而李守林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从1966年至1968年,小滩子村共打成机井18口、其它类型水井80多口,水浇地从之前的23亩发展到1000多亩,春麦、玉米、高粱、谷子、豌豆等农作物在小滩子村试种并获得成功,林地面积增加1000亩,种草面积增加900亩。


小滩子村的建设成就和经验,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李守林也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但在李守林看来,自己仍旧是一个拿工分、不脱产的农民,一个生产队的带头人。1970年,小滩子村党支部提出三个一千亩的奋斗目标,即新修和整修水地1000亩、造林1000亩,并逐步用高干护田林网取代沙柳网框林,利用退耕地种植草木1000亩。又是3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全村机井增加到28口,水地增加到1500亩,粮食亩产提高到90斤,林地7200亩,种草面积1400多亩。


千里百车一亩田


五檩四椽满炕毡,儿婚女嫁心安然。上世纪70年代之后,已相继实现林网化、水利化的小滩子村,已是林网护田、水地连片、粮食倍增、牛羊成群,社员群众吃穿不愁,过上了好日子。而李守林却还不满足。粮食产量仍旧不高,原因是沙地漏肥漏水,要想高产必须拉土压沙造良田。他说。




这一次,李守林的决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一亩地垫两寸厚的黄土,要拉140车。拉一车土,一个来回十多里路。要改造1000亩地,得付出多大的力气啊!有人掰着指头算起了账。


但质疑和畏难没能动摇李守林的决心。在充分动员和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大部分社员站在了李守林的一边。于是,1972年底,小滩子村又拉开了拉土压沙、改造良田这一浩大工程的序幕。


要拉土压沙,小滩子没有土。在离村很远的地方,他们找到一条已经干涸的古河道,并把淤积在河道里的胶泥运回来治沙改土。全村出动105辆架子车、两台拖拉机、数十辆马车,动员全部青壮年劳动力,起早贪黑、风雪无阻,从五六里外的地方拉土压在林网内的沙地上。定边的冬天,气温降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土地冻得像铁板一样坚硬,狂风卷着黄沙迎面打来,眼睛都睁不开。李守林带领群众揭开厚厚的冻土,取土作业。他们迎着刺骨的寒风、弥漫的风雪,推着架子车,赶着马车,在沙漠中穿梭往来。连续奋战3个冬春,共拉土21万余车,往返行程250余万公里,硬是给1000亩沙地全部掺进黄土,把费水、费肥、费工的三费田变成稳产高产田。1974年,全村粮食总产量一跃达到61万斤,比改造前提高了70%。粮田面积达到2500亩,其中1000亩为改土田,又称战备田。1974124日,《人民日报》再次大篇幅报道了小滩子村战天斗地的事迹和成就。


改土造田的同时,还有科学种田技术的提高。当时,部分西北农科院的干部被下放到小滩子村,这对小滩子村来说,无疑是一个学习农业技术的大好机会。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帮助下,从选种、育种、配种开始,小滩子村开始了全面迈上科学种田的道路。到1974年,全村玉米、高粱、小麦、洋芋等大田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化,还实施了600亩小麦和玉米、玉米和洋芋田间套种,亩产达到660斤,前所未有。


 继续奋斗不停步

    

造林、打井、平地、改土,小滩子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到了1978年,全村造林保有面积达8000多亩,打成机井63口,可浇地1500亩,粮食总产稳定在70万斤左右,人工种草面积稳定在2000亩上下。此外,在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小滩子村开始走上了多种经营并举的发展之路。有工人20多人、年实现利润过万元的柳编厂建起来了,苹果、枸杞等200余亩经济林种下去了,两台大型拖拉机和70多台动力机械、农用加工机械也相继买回来了,170千瓦的发电站也建起来了……全村集体资产达到52万元,这在当时的农村已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197612月,李守林作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代表,出席了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李守林故居


1992610日,65岁的李守林心脏病突发逝世。21世纪初,为了缅怀他敢为人先的勇气、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信念、因地制宜的科学态度、联系和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定边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小滩子村李守林旧居建起小滩子治沙造林事迹陈列室,用以缅怀这位在治沙造林、农业生产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治沙先驱。


文图/记者宋炜  见习记者刘勃江


本期编辑 李小龙

注:本文转载自榆林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下一篇: 解读(八)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如何打破行政壁垒,释放市场活力?

上一篇: 榆林这几个县高考考生注意了!贫困家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推荐公众号

pix pix pix

免责

本站所有内容收集自微信公众号,文章内都有明确标记文章来源。本站只做转载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付责,如发现有争议文章请发送链接到站长邮箱mail@lxwm.net。我们会在收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

本站收集微信公众号内的文章,并整理发布,旨在为读者提供手机以外的公众号文章查询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