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榆林市民的10种文化,看完这个你就懂了……

2017-09-03    榆林日报


 
点击上方
榆林日报
关注我们!

   

从明朝成化七年(1471)余子俊置榆林卫起,历经清朝,下延民国三十八年(1949),期间共478年,其榆林城可谓老榆林


榆林居民有明代初年到榆林戍边的将士及其后裔,实行“商屯”来榆“翰粟放边”的山西等地商人,还有实边时有一技之长者。清代和抗战时期南北一些退职文武官员和士绅富豪也有留寓榆林者。另外在军政、机关、学校、医院等部门供职者也居住榆林城内。从其职业上说有衙门(政府)官员、退职(退役)赋闲文武官员、豪绅、地主、作坊主、匠艺人、医帅、教员、商店和旅社老闾等。


据原《榆林市志》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榆林城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四镇有人口33479人, 占本县总人口的24.39%。”作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林卫城的市民有着多种独特的文化元素,下面概括加以介绍:



城址文化



榆林城址,老城从明朝初年开始建设,经“三拓榆林”而成,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为明代的“九边重镇”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卫城2006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占地,面积2114平方公里,城墙长6789.3米。呈古币形,是一座防御体系完整的军事重镇,也是多民族交融,多元文化荟萃和古代中原北部地区商贸、文化的中心,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民族争战文化,军事戍边文化和蒙汉民族和睦共处的边商文化底蕴。榆林城垣比北京城墙还高,可谓雄关要塞。行走在骑街六楼五牌楼间,触目长街短巷,让人惊叹而难忘。



院落文化



古城院落以四合院为主,据统计曾有千余处,大凡典型的四合院,其主人当年都是当地的望族。在榆林古城中,至今还流传着诸如“X翰林”、“广X进士”、“X老爷”、“X大人”等宅第的口碑:一些巷道名称,如李学士巷、常官巷、吕二师巷等也反映了这方面的现象,可见其影响之深。其构建独特,错落有致,系砖木结构、兽脊布顶,大门造型尤为考究,多为椽镍起架式,行功名者大门左右树旗杆。



住室文化



窗棂门杠大多刻有图案、花卉。室内放置红门箱亮竖柜和秦柜。炕墙下部为绿油漆“炕围子”,油漆彩画各种图案,有山水人物,翎毛花卉,历史传说等,使人悦目赏心,雅致宜居。过年和婚娶时玻璃窗和炕墙张贴大红剪纸、字画,室内门上方。秦柜上悬挂、拜访判官、寿星、观音和石狮等,给人以富丽庄重之感。



人文文化



自从明代中叶以后,榆林成为“九边重镇”,文武官吏纷至沓来。清代有“易地为官”的定例,因此,“南官北坐”是很普遍的事。那些外地官员们莅任期间,将江南文化携入塞上,他们在营造宅第时,自然将大江南北,以至京城的一些建筑特色引进来。至今一些门闾上还悬挂着诸如“太史第”、“榜眼及第”、“提督府”、“将军第”、“御前侍卫”、“岁进士”、“文魁”、“武魁”、“贡元”等匾额,他们的主人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先后修建了大批豪华的宅第,构成古城四合院的主体。


榆林也是西夏国主李继迁,清代倡导新学的胡鼎彝,一代报人、《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共产党人张德生和香港著名爱国人士胡星元等人的出生地。榆林是陕北革命的摇篮。1925年榆林建立了中共党团支部,1926年成立了中共榆林地委。杜斌丞、魏野畴、王森然、李子洲、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先驱者在这里倡导民主、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点燃了革命先烈火。彭德怀、王震、马明方、张德生、郭洪涛、赵伯平、吴岱峰、张达志、朱侠夫、邓宝珊等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在这里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杨虎城来这里想国民党驻军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饮食文化



榆林城素以特色饮食闻名,在用料上,讲究素荤搭配,粗粮细作;在烹制技法上,烧、烤、熬、炖、涮、烩、溜、煨、煎、氽、煸、焖等工艺交替使用,制作过程精到细致,以求达到色、香、味、型具全的境界。榆林人待客的美食一般是:拼三鲜、红烧肉、清炖羊肉、菠菜焖肉丝、红焖子等。而榆林家常饮食的另一大特色是:一锅熬、一锅煮、一锅蒸、一锅烩、一锅拌、一锅端、一盆上、一碗盛。榆林豆腐已获地理标志产品殊荣。榆林酒好品味,“十年老榆林酒”喜获巴拿马博览会国际金奖,为国争光。榆林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名扬天下,让民国二十七年来榆访的老舍先生大为赞叹。此水为国家标准饮用水,民间流传有“好饮不过桃花水,养育女子实在美”的谚语。



衣着装扮文化



衣着承载着文化元素,老榆林人穿着考究,例如男人喜穿长袍马褂、羔毛皮大带氅上面子,戴礼帽;中年女性爱穿裙子,戴首饰,搽脂抹粉;小脚老太喜穿绣花鞋,老翁穿—卜寿衣、头戴瓜皮帽、戴石头老花镜,招摇过市。榆林人所说“穿绸抖缎’者习以为常。



出行文化



榆林人出行讲“风度”,街头常见持龙头拐,杖老头闲游。早期出门近则坐轿,出远门者则骑骡子,坐“驾窝子”,后来的年轻人则骑自行车为时髦。民国初始有汽车



匠艺文化




民间流传有“金手银胳膊”的说法,重视学手艺,认为有‘技之长足以养家糊口,不求于人,所以老城中有不少知名匠艺人,开银匠铺、铜匠铺、铁匠铺、酿酒作醋作坊等,其手艺及产品在周边地带、甚至内蒙和天津、广州口岸也驰名,例如老万画泥塑曾获旧金山世界工艺美术展第二名,老银匠李子云的手艺受到国家领导人李先念与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传统美食绝活炸豆奶、马蹄酥曾入选亚运会食品,2000年9月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此两种食品为“中华名小吃”。



旧学文化



明成化十二年(1476)巡抚丁大荣始建卫儒学,“学众至数百人”,清雍正九年(1731)榆林设府,改卫儒学为府儒学,移修学宫。明弘治八年(1495)巡抚熊绣创建“榆阳书院”,清同治十一年(1872)延榆绥总兵刘厚基将左宗棠书“北学其先”匾悬挂书院。明成化年间巡抚余子俊在城内还创建社学两所。明代中期榆林道署有义学两所,清代先后办义学六所,“萃集孤寒子弟励志谤书”。乾隆年间榆林举人叶兰在南街办义学,学子曾有120名之多。至于私塾则为数甚多。清光绪时改办学堂,求学子弟不少。明清期间榆林还办武学一处。明清两代,本县科举中文进士12人,武进士34人,文举人59人,武举人245人。民初城内有四十多处庙宇,市民祭祀活动也颇盛行;婚丧礼仪,城内结婚当日响吹细打,坐花轿,新娘“坐帐”时戴红盖头,新婚之夜闹洞房,婚后第七天“回门”。老人未死前即备办柏木材,死后出殡,一般在第三日。出丧后第三日叫“服三”,大多摆酒席酬宾。再强调者每过七日上坟祭奠一次,共祭七次,叫“尽七”。气候还有“百日祭”、“周年祭”等。旧时还有“孝子守孝三年”之说及着素服、戴黑袖章、穿白鞋等礼仪。



注:本文转载自榆林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下一篇: 警惕!开学了,这6种文具被测有毒,千万别再让孩子用了

上一篇: 柬埔寨西安商务中心向子洲县捐赠10万元文体用品

推荐公众号

pix pix pix

免责

本站所有内容收集自微信公众号,文章内都有明确标记文章来源。本站只做转载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付责,如发现有争议文章请发送链接到站长邮箱mail@lxwm.net。我们会在收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

本站收集微信公众号内的文章,并整理发布,旨在为读者提供手机以外的公众号文章查询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