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道阻且长,今朝大道康庄!看榆林交通大变迁

2019-07-18    榆林日报


点击上方
榆林日报”
关注我们
    



于历史长河中回溯,在经过上郡的南北驰道中,中原王朝与游牧部族争战的烽火依稀燃着;出榆林城东门的东路大道上,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在通往神木、定边等地的草路旁,拉驼人结束奔波后投宿小憩……


   世事沉浮,阡陌成新路;岁月更迭,崎岖变通途。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以榆林为代表的陕北交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道路向四处延伸,出行方式多样可选,交通工具发生变革。闭塞荒凉变成了繁华热闹,交通不便已经成为过往,发达的物流代替了人扛畜驮。


步行畜驮走八方


在很多榆林市民的家中,有一张与骆驼的合影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在当地公园中,现在偶尔还可以看到骆驼。五六十年以前,骆驼是当地主要的运输工具和代步工具,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世纪50年代,榆林大量皮毛、炭、盐等货物的运输靠骆驼等牲畜。有的人家专门以养骆驼、跑运输为生,他们组成“驼行”,雇脚户从事运输。


1973年,在家人搀扶下,一位老太太骑驴出行。资料照片 陈天宝摄


“我的爷爷郑宽义就是那时养骆驼、跑运输的,一大家子全指望骆驼糊口。”郑三云出生于1955年,他对爷爷拉骆驼往事的记忆并不清晰,这些大多是从父辈言语中听来的。


一个骆驼可以背负400公斤左右的货物,每天大概走35公里。从榆林到西安是18站,一共要走18天。那时候只能估摸着走,大方向不错就可以。边走边问,绝不能误站。若耽误了行程,不但要多出食宿费,还会因为超过到货日期而有失信誉。



“一次,驼队过黄河去往山西时,冰面突然破裂,拉驼人、骆驼、货物全淹没在河水中。”郑三云回忆父辈讲述的危险经历时说,“拉驼人经常在天寒地冻时赶夜路,腰腿容易受风寒而落下病根。那时人为讨生活,真是拼了命。”


运输靠牲畜、近处靠步行、远路“大道奇”,这是当时榆林交通的真实写照。


7月5日,在榆林汽车站,一辆客车驶出出站口。


1953年,榆林开始用美国制造的“大道奇”卡车运客,客货混载。当时,一名中专毕业生被分配到榆林工作,就得乘坐“大道奇”卡车来榆林。“大道奇”卡车载着乘客从西安出发,逢山爬山,遇河过河,“晃”22天才能到榆林



20世纪70年代初,用于客运的车辆实现了轿车化、国产化,同时以榆林为中心的长途客运网初步形成。这时,从榆林去西安的时间减少为3天。


坐上火车下西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榆林进入高等级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全面建设的大发展时期。2003年,榆靖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黄沙飞扬、行路艰难的情景一去不复返,开车从靖边到榆林只需两个小时左右。而在20世纪50年代,同样是从靖边到榆林,骑着骆驼得走将近半个月。


高沙沟村临近镇川河神庙无定河大桥。七月五日,该村村民高锡祥说:“无定河水大,没有建桥时,人们只好从河水中蹚过,很危险。”


镇川河神庙无定河大桥见证了榆林交通发展的历程。人们去米脂县龙镇拉煤时,必须经过无定河。大桥没有建成时,牵着毛驴拉煤的人只能从齐腰深的河水中过去,危险常有发生。


“隔河不算近,隔山不算远。过去,我们村子不与河对面村子结亲。正所谓‘隔河不聘’。”石崖地村临近镇川河神庙无定河大桥,该村村民刘继清回忆说。



1977年,镇川河神庙无定河大桥建成通车后,附近村的村民们激动地嚷着:“婆姨们不用过冷水了,以后拉煤就方便多了,女子嫁到对岸也行。”


198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消息《陕北有煤海,质优易开采》。神府煤田一举震惊世界,自此拉开了榆林煤炭大开发的序幕。广袤的煤田推动榆林铁路快速发展。包神铁路1986年开工建设,1989年开通运营,这条铁路担负着煤炭外运的重任。


7月3日,在西安开往榆林的火车上,一名小姑娘在和家人聊天。


2001年4月15日,在无定河畔的绥德县,浩浩荡荡的陕北老乡从四面八方赶来,目睹神延铁路铺通盛况。神延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后,榆林人终于实现了坐上火车下西安的梦想。


城市群融合发展


榆林是呼包鄂榆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自然资源富集,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融合发展的强力推动下,榆林交通发展跃上新高地。


榆林西沙机场于1988年建成通航时,只有榆林至西安1条航线,每周仅有1班。2008年,榆林榆阳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并于2010年推出“西榆快线”,每日航班量达到16班以上,已成为旅客往返西安、中转全国乃至世界的“公交化”航空快线。


目前,备受瞩目的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基本具备开工条件。该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7月4日,在榆林榆阳机场,旅客陆续走出机场


公路建设同样突飞猛进。目前,榆林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绕城快速干道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和沿黄公路等为次骨架,以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7月5日,在沿黄公路佳县段,车辆来往不绝。住在附近村子的人,抬脚就能上沿黄公路,走亲戚、赶集非常方便;也有人从远方驱车而来,欣赏沿黄公路风景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佳县县城的白云山有庙会。之前,佳县坑镇的人去白云山赶会,必须在早上三四点出发,沿着山崖走羊肠小道,大半天才能到白云山。现在,顺着沿黄公路,从坑镇驾车到白云山不到一个小时。


沿黄公路佳县段(7月5日摄)。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仵永杰摄


榆林、西安、呼和浩特及周边城市逐步形成“同城效应”。未来,榆林将建成外通内畅、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路网,铁路客货运输与公路、航空运输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助力榆林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 陕西日报


本期编辑 郝丽娜

注:本文转载自榆林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下一篇: @所有人,榆林启动“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实践行动

上一篇: 府谷人补换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在这个地方办理超方便,“一站式”车驾管服务!

推荐公众号

pix pix pix

免责

本站所有内容收集自微信公众号,文章内都有明确标记文章来源。本站只做转载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付责,如发现有争议文章请发送链接到站长邮箱mail@lxwm.net。我们会在收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

本站收集微信公众号内的文章,并整理发布,旨在为读者提供手机以外的公众号文章查询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