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榆林的他乡人 | 榆林农科领头人龚德友:就恋这把黄土!

2019-04-19    榆林日报


点击上方
榆林日报”
关注我们
 



龚德友,193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55年考入西北农学院,1959年毕业,同年被分配到榆林农科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被授予了“榆林地区第二届劳动模范”“拔尖人才”和“优秀党员”,多次被省、地农业部门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1987年他所在的“作物第一研究室”被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称号”。1992年他个人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龚德友,从一名意气风发的知识青年到如今的耄耋老人,为榆林的农科事业奉献了四十余年。


龚德友少年时期,正赶上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龚德友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当时受到的教育就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支援祖国边疆建设,父母也是很舍不得,但是国家需要,他们也没有阻止。所以我来的时候是有思想准备的,准备来吃苦,当时来了各种不习惯,但很快也就适应了。”


上世纪60年代,榆林贫瘠荒芜,封闭落后,残缺的城墙裹着这座破旧的小城,第一次踏足在榆林的土地上,龚德友只有一个感觉——遥远。龚德友说,当时西安到榆林,坐长途车顺利的话要走5天。



一到榆林,龚德友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龚德友倾尽自己所学所知,在榆林这片热土上大展拳脚。


龚德友的主要工作是谷子栽培与研究。他说:“育一个品种需要10到12年,首先要亲本的选择,然后进行杂交,通过杂交以后到第七年第八年与本地的推广品种进行比较,看产量、品质、抗异性是不是比原来的好,如果好我们就把它进一步提升。”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龚德友获得了谷子杂交的第一手资料,他研究杂交的榆谷一号、清谷五号到现还有一部分地区在进行推广。


如何提高干旱地区谷子品种的高产、稳产?龚德友带领团队下乡蹲点积极搞田间农技试验,深入村社总结生产经验,他要用一粒种子改变这片土地。谷子在哪里生长,龚德友就在哪里工作。他深知,学的精不一定用得上,办法土但可能很实用,于是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成了他摸情况、做调研、搞实验的新课堂。“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样的蹲点工作龚德友坚持了十二年。



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掉龚德友的意志,他把全部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被授予了“榆林地区第二届劳动模范”“拔尖人才”和“优秀党员”,还多次被省、地农业部门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1987年他所在的“作物第一研究室”被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称号”。1992年他个人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白银兵告诉记者,龚德友不仅是老领导,更是老师,几十年来他一直从事谷子育种与栽培工作,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市的谷子产量发展做出了贡献,在80岁的时候还给他们做专题报告,他那种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是当代科研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占飞告诉记者:“我和老龚一块工作了10年,老龚不仅把他的青春奉献给咱们榆林的农业科技事业,而且带出了一帮子技术骨干,是我们的科技领头人。”


自古忠孝难两全,龚德友在榆林工作60多年,对于远在武汉的父母他只能内心牵挂。龚德友说:“父母去世的时候我都没能回去,一个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再一个是交通条件太困难,榆林到武汉要走好多天呢。等条件好了,父母却不在了,回想起来心里还会很过意不去。”


来榆六十余年,龚老见证了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于他而言,榆林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陌生的地名,而是血脉的延伸,是怎么也割舍不下的一段牵挂。


记者 安娜 贾媛媛 张瑞


本期编辑 刘雅娇

注:本文转载自榆林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下一篇: 高能预警!榆林传媒中心微视官号百万红包雨正在落下

上一篇: 过程全记录!陕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3项制度

推荐公众号

pix pix pix

免责

本站所有内容收集自微信公众号,文章内都有明确标记文章来源。本站只做转载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付责,如发现有争议文章请发送链接到站长邮箱mail@lxwm.net。我们会在收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

本站收集微信公众号内的文章,并整理发布,旨在为读者提供手机以外的公众号文章查询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