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好人贺俊花荣登中国好人365封面人物

2017-08-08    看榆林




在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继业路街道办事处神华路社区的贺俊花家中,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贺俊花帮着年近八旬的婆婆李凤亭梳理头发,悉心照顾老人饮食起居,子女们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兄弟姑嫂们上敬下爱和谐相处……这个大家庭经常传出欢声笑语,一家人其乐融融,一片祥和,让邻居朋友们羡慕不已。

    

“家有黄金折斗量,不如送子进学堂”是贺俊花家的传家宝,19年前,为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贺俊花家设立了“家庭奖学金”制度,激励家里的20多个孩子全部考上大学,而由此形成的勤奋好学家风至今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



家庭奖学金后面有着太多的故事。


自设“家庭奖学金”制度 19年影响18个家庭



 “在异乡打拼,如果感到此时的自己很辛苦,那告诉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该奋斗的年龄不能选择安逸,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加油!”贺俊花家族里20多个孩子在全国各地工作,有的还在国外,一年聚少离多,因此,贺俊花夫妇俩总是利用微信在家庭群里发这样的“一日一语”,为孩子们加油鼓劲。

    

贺俊花的女儿温静在上海工作,她说:“有时候在心情低落和觉得工作艰难的时候,看到爸妈的一日一语就会内心充满力量。”

  

贺俊花家庭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秉承“耕读传家”的理念,教育子女要尊崇“诗书礼仪”,学习传统文化。在那个极其艰苦的年代,他们家充分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1998年,贺俊花的公公温治堂从老师岗位上退休,为了让“家有黄金折斗量,不如送子进学堂”这个传家宝在子孙们身上得到传承,1999年设立了“家庭奖学金制度”,用退休工资作为奖金。


2017年大年初二,贺俊花家庭举行第19届家庭奖学金颁奖仪式。

  

从此之后的每年大年初二,合家团聚之时,全家就会开一次家庭表彰大会,对每个孩子一年的学校表现、社会表现、家庭表现进行考核评定,按照考核成绩对孩子们进行奖励,对学习后进的孩子进行批评鼓励。“我数学在前三名里,这次期末考试得了96.5分,两个班第一名呢。可语文就不是那么好了……”1999年,在贺俊花家庭首届“家庭奖学金”发放仪式上,年仅10岁的外孙王恒用尚显稚嫩的语言,向全体家庭成员作着全年的学习汇报。而今,他已成为美国西雅图微软公司总部的一员,为自己的事业和梦想拼搏着。


  和家庭奖学金制度同龄的王楠在汇报自己一年来的收获和新学年打算。

 

贺俊花家庭实施的“家庭奖学金”制度每年都有一个主题,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知识就是力量,读书志在图强”,到“认认真真读书,端端正正做人”,再到今年第19届的“传承好家风,树立好榜样”,每个主题都传承着祖辈流传下来的优良家风。“家庭奖学金”的奖金年年兑现,受奖励的孩子现已达23人,分别来自18个家庭。“奖学金”的意义逐渐由“家庭”向“家族”转变。这些受奖励的孩子中,已有4个研究生,11个本科生,分别在美国、香港、上海、西安等地工作,都是单位的骨干力量。


家庭奖学金颁奖仪式现场,孩子们领取奖学金。


  

贺俊花的丈夫温亚洲说:“这实际就是一个家庭的年终总结。通过孩子们各自汇报一年学习工作的得与失,对全家都是参考借鉴。”

    

19年来,受“家庭奖学金”制度的影响,孩子们养成了“能吃苦,爱劳动,讲文明,有礼貌;不讲吃穿,不乱花钱,热心公益,懂得感恩”的行为习惯,这个大家庭也由此形成了“做人要诚,处事要公,为官要清,为子要孝,兄弟要亲,邻里要和,勤俭节约,自强自立”的家训。


家里的孩子们历年来写下的学习汇报,贺俊花和丈夫温亚洲都仔细地保存着。


贺俊花家客厅里醒目张贴的“家庭奖学金”颁奖仪式海报,完整保存着历年的文字、照片和视频资料。在这个家庭每一名年轻成员的眼中,这就是他们成长历程的最美见证。“从小学到初高中的课业学习,再到大学的做事、做人,家庭奖学金制度灌输给我们的是追求进步的精神和上下传承的氛围,它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包括我对下一代的教育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温亚洲堂弟温浩说。


一个“孝”字情谊深 传好家风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是贺俊花说话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上世纪90年代,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由农村进入县城。为了照顾家人,贺俊花放弃了进修和工作的机会,专心照顾公婆和子女。为了诊断清楚公公和婆婆的疾病,贺俊花带着两位老人去北京、跑上海,找专家看病,寻治病良方。老人外出看病、行走不便,有时大小便更是麻烦,贺俊花不管外出还是在家,总是想方设法让老人过得舒适。


每天早上贺俊花都要给年近八旬的婆婆李凤亭梳理头发。

  

梳头、洗脸、穿衣、吃饭都要帮忙,行走一下也要搀扶,便溺还要打理……悉心照顾老人的时间里,曾有不少人向贺俊花夫妻提出,这么辛苦不如请个保姆算了。但贺俊花却只有一个态度:老人虽然没有养育她,却养育了她的丈夫,抚育了她的子女,照顾老人原就是子女天经地义的事。“过去,我们一家都在农村生活。我爸我妈平时既要务农,又要养儿育女。为了这个家,他们着实费尽了心血。每年新收获的红枣,都要一颗颗挑拣出最好的留给我们,舍不得卖,更舍不得自己吃。2015年我公公去世,我婆婆受到很大的刺激,心情不好,病情也有所加重。我们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照顾她,让她开心高兴。”贺俊花说。


“全国文明家庭”成了贺俊花(右二)一家人眼中最值得骄傲的荣誉。

  

多年来,贺俊花以身作则,以不懈努力为子女及后辈营造出一个尊老敬亲的家庭氛围。每逢寒暑假,贺俊花都要求孩子们回农村体验生活,到敬老院、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残疾儿童,培养孩子们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行为品质。家里吃点好的,总要给院邻送一碗。在抗震救灾、村里修桥、建活动室等公益活动中,贺俊花一家已累计捐款10多万元。

  

就这样,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用独特的方式激励孩子们成长,用优良家风涵养子女心灵,至今已影响和激励了三代人、18个家庭,形成了“老人示范家风,子女继承家风,孙辈顺受家风,兄弟姐妹竞比家风”的良好氛围。2016年12月,贺俊花家庭被授予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的至高荣誉。贺俊花说:“我们的国家虽然很大,但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只有小家文明和谐,大家才能健康发展。”现在,贺俊花一大家人都很感激父母为他们培育了良好的家风。



来源:文明榆林

注:本文转载自看榆林,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下一篇: 提醒 | 千万不要在冰箱里放这些东西,男孩脸缝了38针

上一篇: 警惕|府谷人注意,近万个家庭摄像头被入侵,警方已给出这些防范建议!

推荐公众号

pix pix pix

免责

本站所有内容收集自微信公众号,文章内都有明确标记文章来源。本站只做转载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付责,如发现有争议文章请发送链接到站长邮箱mail@lxwm.net。我们会在收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

本站收集微信公众号内的文章,并整理发布,旨在为读者提供手机以外的公众号文章查询阅读平台。